编辑:海思敏
2019 年 10 月 29 日是第 14 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预防为主,远离卒中
针对目前中国的现状,减少脑血管病危害和疾病负担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强和重视患者首次发病前的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努力减少脑卒中的人群发病率。
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中风”)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脑卒中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人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
心房发生颤动后,心房收缩功能就会减弱,心房中的血液无法被完全泵出,瘀滞在心房内,逐渐结成块、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很容易堵塞血管,阻断脑部供血,导致脑卒中。
值得警惕的是,4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将近1/4的人会发生房颤,而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据统计,房颤引发的脑卒中在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急性期致残率高达73%,第一年累积复发率达6.9%。
血栓从心脏流窜到大脑
一旦发生房颤,就要当心中风!患者该如何预防?
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它可发生多种并发病,最严重是体循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占到80%。房颤卒中的年发病率为5%,死亡率较高,卒中后常严重致残(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等)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提升公众对房颤、以及房颤导致卒中的认知,号召高风险人群参加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卒中。
无线穿戴、实时查看
海思敏的可穿戴动态心电监测设备操作简单、佩戴方便,并能够有效地加强对房颤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提供专业的随访监测服务,实现院前、院中及院后全病程管理,评估、建立新的房颤诊断与随访规范并不断完善,降低由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发生率。